密碼資訊保護法案與新任NSA局長
海軍中將鮑比·英曼(Bobby Inman)在國防體系中迅速晉升,並於47歲時成為NSA的局長,掌管著超過十億美元的年度預算。英曼在事業的早期階段,曾在NSA擔任信號情報分析員三年。在隨後的職位中,包括擔任海軍情報局局長,英曼成為NSA產品的主要使用者,這使得他對NSA在密碼學領域的能力非常熟悉,並於1977年7月成為NSA局長。然而,在英曼從前任局長路易斯·艾倫(Lewis Allen)接任的簡報中,並未討論公共密碼學的議題,英曼也從未聽說過《國際武器貿易條例》(ITAR)。
英曼進入了一個迅速變化的環境。學術界與政府之間的衝突進入了新的、更公開的階段。英曼上任的第二天,NSA員工約瑟夫·梅耶就寫信給IEEE,警告不要發表密碼學研究;里維斯特、沙米爾和阿德曼剛剛發現,將一個公共密碼系統從理論可能性轉變為實際不可避免的事實,而一個專門研究密碼學的學術期刊《Cryptologia》也剛剛創刊。該期刊的創始人之一就是NSA的長期對手——大衛·卡恩。《科學》雜誌和《紐約時報》的記者們,尤其是在公共領域上,給學者們提供了發聲的機會,讓他們表達對政府政策的不滿。儘管許多學者重申了密碼學對於保護隱私的必要性,但他們同樣也用商業語言來吸引更廣泛的觀眾。政府對全球美國科技產業的限制行為,比起為了安全而限制隱私的行為,更難以辯護。儘管NSA仍是無可爭議的密碼學主導力量,但即使是隨便一個觀察者也能預見其走向,而英曼作為一名精英軍官,處於一個精英間諜機構的領導位置——他明白需要採取一種新的策略。
解密的NSA文件顯示,在梅耶事件引發爭議後,英曼指示進行一項研究,探討外部密碼學進展所帶來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。英曼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三個選項。首先,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做,因為進一步的「公開討論會提高對密碼學問題的認識,並可能導致各國購買更安全的加密設備」,特別是他們擔心這會發生在「第三世界」國家。第二,NSA可以尋求新立法來加強其對公共密碼學的管理能力。最後一個選項是「嘗試非立法手段,如自願的商業和學術合規」。英曼選擇了立法。NSA的法律團隊負責人大衛·西爾弗發行了一份新的《密碼資訊保護法案》草案。根據該法案,將成立一個新的機構——美國密碼學委員會(US Cryptological Board),該委員會將有權「限制敏感密碼學資料的傳播,最長可達五年」。該委員會將有權對違反該法案的人施加「嚴厲懲罰」,包括五年監禁和一萬美元罰款。
然而,這一決定未能持續下去。英曼隨後意識到,《密碼資訊保護法案》通過國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解密的文件觀察到,「NSA提出的立法將與國會和白宮中強烈反對的運動相對立,那裡希望解除對美國商業的任何國防部強加的貿易限制。」1970年代對美國情報機構並不友好——多次公開調查,尤其是由參議員弗蘭克·丘奇(Frank Church)發起的調查,嚴重損害了這些機構的聲譽。在NSA的新密碼學立法在美國國防基地的討論同時,總統卡特自1977年1月以來已經進駐白宮,並發佈了總統指令24(PD24),即該政府的國家電信保護政策。
PD24明確指出,行政部門希望在整個通信領域加強保護。除了提供對機密通信的保護外,該指令還指示,「應識別對敵方有用的非政府信息,並將問題通知私營部門,並鼓勵其採取適當的措施。」該指令指出,「負責的機構應與聯邦通信委員會(FCC)和常規運營商合作,採取系統能力來保護個人通信的隱私。」此外,PD24還指出,「保護防止非法竊聽或攔截等犯罪行為的法律應嚴格執行」——這一表述是針對聯邦機構,還是針對公眾,尚不清楚。PD24還將「商業應用密碼學技術」的責任賦予了商務部,而非國防部(NSA的母機構)或擁有ITAR權限的國務院。該指令中並未提及密碼學的控制,儘管其簽署人是卡特的國家安全顧問茨比格涅夫·布熱津斯基(Zbigniew Brzezinski)。
在PD24的背景下,加上密碼學政策的媒體爭鬥和近年來國會的多次調查,英曼決定撤回他推動立法限制密碼學的決定,轉而與學者合作,試圖找到一個妥協方案來滿足雙方。然而,在英曼準備發起他的人際攻勢之前,兩起事件發生,進一步損害了NSA的聲譽。